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導讀

在這次線上課程當中,我帶學生讀的課外文本,除《潛水鐘與蝴蝶》外,就是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。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先讀,在教她們規劃自己生活與記錄前;《潛水鐘與蝴蝶》後讀,在他們寫完十天記錄之後。會這樣安排是因為:前者,只有提到死亡的真實性與悔悟;後者,做法顯示死後存留在眾人記憶中永生的方式「書寫」。
前者,放在做紀錄前閱讀,會有警醒作用;後者,放在做紀錄後閱讀,就是告訴他們已經做好的這些「紀錄」(文字、繪圖、攝影、影片)只要沒有被刪除,將會獲得永生,將希望感還給學生。
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是我到復興高中劉桂光校長主辦的家長讀書會,第一篇讀到的文章。
劉校長早年在松山高中當國文老師時,非常重視生命教育,也將其融入帶班當中,是那幾年推行「學習共同體」的主要人物,後來還成立「點亮生命教育協會」致力推行生命教育。剛好這些時光,我在松山高中實習,得以親近學習。我自告奮勇去觀課和做紀錄,實習結束後還是持續記錄半年,最後完成一篇論文投台北市行動研究比賽獲得優勝。
剛離婚的我,一人獨居在北投,對人生茫然無措,每天都在哭。哭著畫畫一年後,我覺得這樣不行,所以去找老師,請老師指引我一點方向。老師和我說:「我和復興高中家長會、北投社大合作辦一個讀書會給有興趣的人參加,不然你也來讀書吧!」
讀書真是一個轉移,悲傷、思考人生的好方法。
那種透過他人眼睛重新審視生命,質問內心,無法逃避,真實面對生命中的問題。是一種滋補,尤其在心靈乾涸之時。
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開端是眾人在討論伊凡•伊里奇死訊,並私自在內心盤算,如何獲得對自己大的利益,職位的升遷或安插自己的親戚。葬禮上,老友基於體面來訪做形式上的道別,安慰遺孀時,進退得宜,實際上內心掛記著晚上的牌局。遺孀拉著老友哭泣,內心繫掛著的只是多拿點撫卹金。
我們為我們的工作與周圍的人奉獻一生,以為自己不可或缺。
直到逝者已矣,活著的人終究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。
第二節完全在描述他從小為了維持世人眼中體面、適意生活的努力。從高官之子的出身,法律學校畢業、到外省當省長特助經過五年歷練,開始往上爬升法院調查官正式有獨立作業資格,有社會地位。事業穩定兩年後,在上流社會認為正確和相處得開心(有愛、共同價值觀、社交圈認同)的對象結婚。這個對象是貴族出身又有點家產,算是門當戶對。結婚後快樂生活沒多久,妻子因懷孕、孩子出生開始脾氣暴躁,他為維持體面、適意生活便轉向投入工作並用工作態度面對家庭。三年後他因工作認真升職為檢察官,每七年轉換省分,任職14年後成為資深檢察官。
到1880年,他生過五個孩子,真正養大只有兩個。一個女兒16歲,兒子11-12歲,因妻子反對沒有讀法律學校,在普通中學就讀。這年他薪水3500盧布,一次升遷失利他覺得世界虧待了他。他隻身前往彼得堡找尋機會,幸運之神眷顧,他靠著關係連升兩級成為高等法院法官,薪水達到他滿意的5000盧布。先遷居到彼得堡的他買下夢想中的房子,並親自設計裝潢,在掛窗簾時為了更好的安裝還爬上梯子,下來時不小心腹側撞到窗框。但他並不以為意,家人到達時看到裝潢好的新居,非常滿意,夫妻兩人感情也變好。常請有身分地位的上流人士到家中吃飯、打牌,甚至還舉辦過舞會。另外,對上門攀關係的窮親友緊閉門扉,刻劃出一個典型中產階級家庭樣貌。
這是伊凡•伊里奇最快樂的時光。
小說第四節開始他開始覺得腹痛,四處求醫,吃東西會不舒服,常與妻子吵架。連他從當調查官後愛上的打牌都不能撫慰他的心靈,同桌牌友也會露出可憐的態度對待他。發病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,妻舅來訪,看他的身型大變似乎將死,並提醒伊凡•伊里奇的妻子應好好照顧。
到第六節時,伊凡•伊里奇認知到他自己將死,因為連工作都無法轉移他的痛楚,並影響到他判案。才發病到第三個月醫生為降低他不適給他打嗎啡、吃鴉片,他上廁所也需要僕人格拉西姆協助才能完成。他不想再高高在上,他需要人同情,但真正同情他並正面面對他死亡一事的只有格拉西姆。其他人都善意的欺瞞。當他試圖用某些姿勢減緩疼痛、撫慰心靈時,換來是醫生輕蔑、妻子不尊重和諷刺。在他害怕一個人孤單時,妻女則為了要去看戲爭論誰將望遠鏡用丟,並在晚上一群人去看戲。他恨妻子虛假,一個人質問上天為何自己會死?兩週時間他坐在沙發上,回想自己一生覺得自己過得很「對」。又兩週的時間,他女兒未婚夫正式求婚,妻子不敢跟他說,只要求他去領聖餐,他反省他的人生好像過「錯」了,因為這些人都是用他原本信奉的那一套「體面、適意」對待他。唯一不同的是他兒子,真心為他的逝去難過,臨終前他哀號三天,在最後一小時看著兒子悲傷的臉。他感受到憐惜,也想像妻子道歉。為了不連累他們,他釋懷了面對死亡,並不在害怕。
他一生的數十年歲月小說只用一節呈現,但發病到死亡四個月的時間小說卻用九節來書寫。
似乎在呈現死亡面前,所有的事都顯得雲淡風輕。
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托爾斯泰發表於1886年,而小說中虛構人物死於1882年2月4日,加上寫實的文筆,讓伊凡•伊里奇激似存活在真實世界的人物。
小說中大量出現名字中有「伊凡」兩個字的人,也許象徵著這是一個共相:並非只有伊凡•伊里奇是這樣活、這樣死。無數的人,也是這樣活這樣死。他女兒的訂婚對象,門當戶對,就如同是他與妻子的翻版;未婚夫的職位,亦如同他當初結婚時相同,是個調查官。所有人似乎都在循環著他的悲劇人生,除兩個人例外,一個是僕人格拉西姆,他認清人都會死。
另一個是小說中唯一沒有名字的人。就是與他長得一模一樣,正在讀中學的兒子。他的行事作風是真誠、富有同情關心父親,也沒走向他的老路讀法律學校。是否我們能相信這個孩子也會有不同人生?
就如同讀了小說後,重新思考人生重要性事物先後的我們?
也許對一個人真正重要的事是維繫真誠的關係,這會使我們活得快樂。
在居家線上上課後,讀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前,我撥放【哈佛大學長達75年的「快樂」研究】給學生看。這影片紀錄兩組人,波士頓貧民窟年輕人和哈佛學生到老年,真正影響他們一生快樂的並非功成名就,而是「美好人生建立於良好關係」,這高品質的良好關係,有助於我們身心健康、減少腦部退化。
因為在2020年11月初,我協助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李宣緯研究員,發放covid19全球匿名問卷調查。在他們前一期研究中顯示:隔離14天的人,如果在隔離期間有透過虛擬方式與外界維持關係時,會更願意因為眾人健康而待在隔離地,不會隨意亂跑。
我希望他們能好好待在家,阻斷疫情散播。
綜合中研院和哈佛結果,與過去十年APP下載次數排名最多的前十名幾乎都是與社交有關一現象來看。最後可以理解為社交活動有實體與虛擬兩類,當實體無法滿足我們所需,人又本能需要社交的活動時,我們可以善用虛擬方式滿足我們的需求。
所以我和學生強調:
我們可以善用平常所使用的社群軟體與朋友聯繫建立良好關係,擁有快樂人生;並透過「疫情中的生活」紀錄對人生有所留存,得以面對死亡的焦慮。
接著我撥放「你還擁有多少時間?」( The Time You Have)影片,這是一個用雷根糖算人生時間花費到哪的具視化。一顆糖是一天,假定活到79歲,實際上我們能用來做真正想做的事情,令我們真心愉悅的事不過是兩千天左右。
這是我們活到79歲,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的主角只活了四十五歲。
在疫情中的我們不知道能活到多少歲,但我能決定今天要過得怎樣,並留下怎樣的紀錄。

您可能也會喜歡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