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王子》導讀

在我開始書寫並將自己的粉絲團取名為「我離婚後,所以我開始畫畫!」時,最常碰到的質疑就是:「你為什麼離婚前不畫?」我覺得《小王子》的開頭,有很好的解答。
因為畫畫這件事,在社會中是不被鼓勵的。
當故事中敘述者小時候畫出一隻蛇吞了大象的叢林冒險故事,許多人會說它是一個帽子,後來他也不畫畫了。在社會中我們會囿於他人所認可,選擇他人認為正確的事去做。
正如同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的伊凡•伊里奇。年輕時,他也風流,最後選擇結婚,是社會上所有人認可且認為是正確的事,所以他選擇去做。門當戶對的婚後兩人世界,體面、適意,提升他的生活品質。但在妻子懷孕後,妻子發現自己不再自由而開始有許多抱怨時,他選擇漠視、用工作的態度面對、或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與朋友社交。除房事外,兩人大多時候都是富有敵意。在高升為高等法院法官後,搬至他一手打理的新居,受到肯定而休兵,後卻因為舞會蛋糕,他為撐場面亂花錢被妻子臭罵一頓時,興起離婚的念頭。但沒多久他開始生病,必須待在家,常與妻子吵架一事,不得不面對。隨著他身體衰弱,與妻子的關係主客易位。他會憤怒妻子的健康,內心怨恨他們在他孤獨時一起去看戲,或忙於社交而忽略他。他妻子對他的態度從害怕、爭吵到碎念、嘲諷,向他人抱怨,最後到他死的那一刻真心難過,他死後又開始為撫卹金而打算。
這是真實婚姻的寫照,大多數人的人生也是依此劇本開展。
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處理資本主義下人的生活與死亡的議題,《小王子》也不例外,但使用的是寓言是富有詩意的手法。
「疫情中的生活」是一個從〈蘭亭集序〉開始圍繞著身為人無常、死亡困境下,如何透過書寫、紀錄獲得永生的教案。
在教材的選擇上,為什我選擇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這篇社會寫實的文本,而非《小王子》這樣充滿象徵的故事,似乎後者更具文學性?
這是因為我認為如果我們不直視問題,就永遠無法面對問題,解決它。寫實會讓我不得不面對,無法逃避。正如同伊凡•伊里奇因身體病痛必須面對死亡,最後釋懷並不害怕一樣。
我們要練習直視「疫情」帶給我們的恐懼和不適,最後才能超脫。
這就像我會說我離婚,書寫這一主題並非希望他人同情。對我來說他只是我人生的一件事,我將心境改變在FB粉絲團記錄下來,給他一個統整的名稱《離婚使我重生》。
但我辦的畫展叫「失婚慶典」,而非「重生慶典」。
「重生」是因為面對問題而有的結果,並非與「離婚」、「失婚」有必然關係。只是我的人生在我離婚後才有警覺,才用正確態度真實的面對人生問題。
我寫出來也不過想讓世人有所警醒。
不必等到離婚,現在開始改變行為模式,就會擁有自己想要的關係和婚姻。
〈伊凡•伊里奇之死〉敘述者是死者,所以是從死者的角度來看,怎樣由生到死。《小王子》敘述者是生者,所以是從留著的人的角度看著他人離去。
疫情來臨後,先是有許多名人離世,近日逐漸出現身邊的親友逝世。
死亡的焦慮感,只會更深刻的影響我們生活。
面對失去《小王子》裡說著「我們只有用心才能真正的看見,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。」
能看見星星但看不見星星上的花,能看見沙漠但看不見井,能看見房子但看不見寶藏,因為看不見而美麗。
所以我讓我學生寫了「疫情前和現在有什麼差別」、「疫情後第一個想去的地方」、「疫情後最想做的事」等問題的回答,認識疫情造成的現實,想像著解封後的日子。
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後,認真過好每一天。
在資本社會的操作下,所有人都急急忙忙,容不得真正的「閒暇」,此時我們恰巧有機會感受真正的閒暇,就更應該放下擔憂。
因為擔憂也無用,該發生的就會發生。
我們不需要像《小王子》裡拼命擠進火車卻不知道他們在找什麼的人,不需要為費事、不值得的事憂慮、煩躁、原地打轉。無須像商人日復一日計算星星只為了寫在紙上放進抽屜。更不需要像燈夫,因為規則和社會運轉快速而無法休息,在家工作或因疫情停工的我們,有更多休息的時間。
這時候,我們更因該好好感受花香、飯香、讀書香,與真正重要的人建立穩固的關係。你會發現許多如同「玫瑰」有四根刺張揚舞爪,使出可笑技倆的人,背後藏的是繾綣柔情與愛意。那人也許是你的朋友、情人、妻子、兒女、父母。
資本主義的社會讓我們習慣買現成,所有的事物都是為「節省時間」而存在。就像《小王子》裡店主人賣的藥丸,但沒有人告訴你,節省後的時間要用來做什麼?
現在「疫情中的生活」讓我們多出許多空閒時間,也許你應該重讀《小王子》找回童心,找出自己真正關心的人事物,花時間在上面「馴化」,又稱為「建立關係」。花時間在上面,才是真的「擁有」。
你會發現這個「平凡」的人事物,對你來說是「獨一無二」的存在。
即便「朝生暮死」如花一般,在你的心中它仍是「永恆」的星空。

您可能也會喜歡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